第(2/3)页 这里的赊账,自然赊鸟粪肥料。 张师爷很快就抽出账本,翻找资料,摇了摇头:“大人,只有三分之一的百姓使用鸟粪肥料。” 这时候王县丞插话了:“大人,断龙山那个地方危险,生苗多,咱们还是不用管,百姓想用肥料就用肥料,不想用肥料就不想用。” 随后提出担忧:“还有啊,大人,断龙山武陵蛮也好,汉人也好,民风彪悍,蛮不讲理,咱们的鸟粪肥料赊账,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回账。 哎,那个地方本应该不用管,反正不让串出来就好,管他们用不用肥料。断龙山镇是最难管理的地方,有事没事,最好不要去。” 王县丞的意思是断龙山镇的百姓成分多种多样,大杂居,小聚居,交错杂居,关系错综复杂,非常难打交道。 还时不时有山匪路过,总之是块要放弃的地方。 要不是孙山下达命令,王县丞才不会派人到断龙山镇了解情况。 孙山摇了摇头说道:“王大人,断龙山镇是我管治的地方,怎能不理呢?” 王县丞暗暗地翻了翻白眼,正想说话。 孙山抢先一步道:“王大人,我知道你的意思,也明白你的担忧,更多谢你的关心。” 接着又说:“不过还是刚才那句话,只要断龙山镇是本官管辖之地,本官一定会管。” 孙山都这么说了,王县丞还能说什么。 只好拱手作揖:“大人,下官明白。” 得知只有一个镇的夏收慢半拍,孙山不由地松了一口气。 继续问:“王大人,麻烦统计一下,还缺多少把割禾刀,多少把锄头,犁头,耙头,缺多少耕牛?” 王县丞愣了愣,摇了摇头回答:“大人,这些都好缺,多多益善。咱们衙门本来就没多少,百姓家中也不多。 特别是耕牛,少之又少。大半数的田地都靠人犁地。哎,牛太稀缺了,要是多几头,春耕和夏耕能更快些。” 属于沅陆县衙门的耕牛也只不过10头,平日下放到富贵人家养,当然也富贵人家优先使用。 衙门都那么少了,普通百姓更不要说。 一个村子能两三头牛就不错了,还怎么指望牛犁地呢? 沅陆县的犁地正确打开方式是一人在前面拉犁头,一人在后面扶犁头。 累了就换人,直到把地犁好才罢休。 而且不说耕牛了,连犁地的犁也不够啊,有些百姓还只能用锄头翻地。 孙山自然知道沅陆县的困境,所以才让王县丞统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