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73章 大汉双壁,更大的靠山-《开局边疆小兵,杀成大汉战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蔡邕并非没有立场,也并非不关心储君之位。

    恰恰相反,论忧国忧民,当今朝堂之上,怕是无人能比得上这位。

    但他深知这里面的水有多深,所以才会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在这个节骨眼上,他绝不能行差踏错半步,更不能明确站队任何一方。

    若是押对了宝自然是好,可若是押错了呢?

    届时新帝清算,即便他是当代大儒,怕是也难逃家破人亡的下场!

    如此,地位超然的卫家便进入了蔡邕的视线。

    卫家虽说权势不显,底蕴更是无法跟那些顶尖世家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但卫家乃卫青之后,这份功勋与荣耀是大汉帝国的基石之一。

    无论将来谁坐上那个皇位,只要还想标榜自己是汉室正统,就绝不敢轻易动卫家。

    这份声望,比任何兵权或是官位都更具震慑力,算得上一种政治上的“免死金牌”。

    再加上卫家多年来远离朝堂,几乎不参与任何党争。

    这也使得他们在任何政治风暴中都能置身事外,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。

    因此将蔡琰嫁入卫家,就等于为她找了一个护身符。

    无论将来洛阳如何天翻地覆,远在河东的卫家都有能力护她周全!

    这些,便是蔡邕这个做父亲的,唯一能为女儿做的事。

    良久后,蔡邕轻轻颔首:“殿下猜得不错,老夫确实有跟卫家联姻的意思。只不过尚未付诸于口,没想到竟被殿下一语道破。

    殿下才思敏捷,老夫佩服!”

    【尚未付诸于口?】

    刘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几个关键字眼。

    电光火石之间,一个更大胆,且一石二鸟之计在刘协心中骤然成形!

    脸上那点少年的伪装逐渐褪去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和冷静。

    他就那样直视蔡邕,语气变得直言不讳:“蔡师计之深远,学生佩服。

    然,恕我直言,蔡师此策恐仍有疏漏!”

    “哦?殿下有何高见?”蔡邕眉头微皱,不过并未动怒,只是静待下文。

    刘协侃侃而谈,语速都不自觉地加快几分:“卫家虽地位超然,凭先祖余荫或可保一时无虞。

    然其家族底蕴以及权势,相较于洛阳城这些王公贵族,终究有些不足!”
    第(2/3)页